骨質疏鬆預防|骨質疏鬆容易導致骨折部位有哪些?
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病,它是因為長期的骨質流失導致骨質下降、骨頭細微結構退化,使骨骼變得脆弱。由於骨質疏鬆沒有任何不適感,但會大幅增加壓迫性骨折,以髖關節骨折為例,這些患者在發生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於20%,存活者在術後也常有行動不適、難以久站或久坐的問題,因此骨質疏鬆症也被稱為「沈默的殺手」。
一、骨質疏鬆最容易導致哪些部位骨折?
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又稱為壓迫性骨折,最容易發生在胸椎下側(第11、12節)與腰椎、髖關節、與手腕。
(一)脊椎骨折
骨鬆過程因為骨頭結構空洞化,重量會壓得脊椎骨變型、骨折。但脊椎骨的疏鬆過程伴隨駝背、身高縮水、背痛等,是比較明顯可發現的徵狀,可以多注意家中長輩是否有這類問題。
(二)髖部骨折
髖骨骨折造成的疼痛與行動會導致患者長期臥床,增加感染的可能性(肺部與泌尿道)並造成器官衰竭,造成高死亡率。尤其要注意的是,台灣髖關節骨折發生率在過去十年內已迅速躍升亞洲甚至全球第一,每年有一兩萬人為此所苦,要特別注意。
(三)手腕骨折
腕部骨折在骨質疏鬆患者中也比較常見,骨折後可能需要穿戴石膏、使用矯形器或進行手術治療。
二、「332」-簡易骨鬆自檢方法
骨質流失甚至骨鬆的過程是全身性的骨頭退化,骨鬆患者會因為脊椎承受不住重量的壓力而變形、變薄,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幫家中長輩先發現一些輕微的徵兆,有需要的話可以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。
(一)身高「縮水3公分」以上
(二)站立貼牆腦後與牆距離「大於3公分」
(三)肋骨下緣與骨盆腔間距「小於2公分」
如果發現家中長輩慢慢地出現駝背、身高縮水的現象,可以先用332方法檢查,符合以上3點,最好到醫院家醫科或骨科進行骨質密度檢查,又稱為DEXA檢查。
四、簡單拆解骨質密度報告書
醫院的DEXA骨質密度檢測是檢查腰椎、髖骨、股骨頸(大腿骨最上緣)三個部位,您會發現報告書上有骨密度(g/cm2)、T值、與Z值三個數字。
(一)骨密度(g/cm2)
代表的是骨密度的絕對值。(每平方公分內含多少公克的骨礦物質,單位g/cm2)
(二)T值是什麼?
您的骨質密度跟28歲白人女性的骨密度比較後得出來的統計數字。
(三)Z值是什麼?
您的骨質密度與同齡人的平均骨質密度進行比較。
這三個數字中,建議您可以先注意T值,當T值已經小於-2.0代表您的骨質密度已經出現嚴重流失的現象,需要加強骨質的保健;如果T值小於-2.5,則要諮詢醫師使否需要接受抗骨質疏鬆藥物。醫師同時也藉由 Z 值來判斷是否有其他潛在疾病影響骨骼健康。
五、骨質疏鬆日常預防與改善措施有哪些?
骨質疏鬆的治療方針包括預防保健和藥物治療。預防骨質疏鬆需要從年輕時開始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,並且需要確保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。對於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的患者,則需要進行治療來減少骨折的風險。骨質疏鬆的治療方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(一)飲食調整
攝取足夠的鈣質是骨骼健康的基石,建議每天攝取1000-1200毫克的鈣質,以富含鈣質的食物優先。如果想用鈣片補充劑,建議選用複方劑型,同步攝取800 IU的維生素D。
(二)日常運動訓練
有氧運動和重訓可以刺激骨骼生長。有氧運動可以包括快走、慢跑、跳舞和游泳。但重訓的部分不適合已經診斷有骨質疏鬆的人,容易在重量過重情況下,增加脊椎、髖部的負荷。
(三)戒菸戒酒
吸煙會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和利用,從而降低骨密度。此外,酗酒會加速骨質流失。戒菸跟控制飲酒絕對是最便宜、最省錢的方式。
(四)藥物治療
對於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的患者,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一些藥物來改善骨密度並減少骨折風險。常用的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類(如:福善美)、抗體藥物(寶骼麗)、人工合成副甲狀腺素胜肽(骨穩)等等。不同藥物的效果、副作用、與費用差異很大,可以依照自身需求與醫師討論。
留言區(0)